在 UCI 的第一個 quarter 結束了。身為一個在台灣也念過一陣子博士班的人,對於在國內外念書尤其是做研究的環境差異有些粗淺的經驗分享。

學習動機

首先是(國際)學生的學習動機。漂洋過海來的國際學生,在繁複的申請流程中就已經初步確認了動機,畢業後的目標也很明確,到校後就算沒有動機,為了畢業,課業上也不太會打混,這很明顯的反映在全班平均成績上。在大家都滿認真的情況下,自己相對地也會比較辛苦。另一方面,我最喜歡的是 lab meeting 時討論的氣氛,因為美國碩士可以不用寫論文,而大部分目標放在工作的碩士生,沒興趣也不需要做研究,換句話說,會來參與討論的都是對研究有興趣的人。這個制度一方面讓博士生有更大的 lab 空間 (碩士生沒有座位),一方面又可以減少參加 lab meeting 的人數,讓會議得以更有效率及建設性地進行。在台灣因為碩士也要寫論文,如果學生對研究沒興趣卻被逼著做研究,跟他們在研究上的互動簡直是對彼此的折磨 (報個 paper 報得亂七八糟,問個問題也一問三不知)。但是這是否代表台灣也該引進 course track 的碩士制度?不一定,因為台灣跟美國的環境不同,來美國念碩士的國際學生,很多人根本已經有數年工作經驗,或這是他們的第二碩士,換言之,他們已經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只是需要學位當作工作的敲門磚而已;而台灣碩士班的學生大多是大學直升,學習動機也有差,寫論文能學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的確是修課(聽講、作業、考試)學不到的。

修課壓力

其次是修課,UCI 是 quarter 制,以一般 CS 相關課程來說,在 10 週之內會完成 3 次程式作業加期中期末考,所以通常一開學就會處在備戰狀態了,跟學期制前兩週還在收心閒晃決定要修什麼課的氣氛差很多,也因為節奏緊湊的關係,修個三門主課就大概會耗掉全部的課餘時間,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慢慢準備作業跟考試。壓力是有的,但我個人反而比較喜歡這種節奏,可以早點把 coursework 處理完,然後專心在研究上。對於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,修課不是什麼難題;對博士生來說,修課對研究也不一定有幫助,所以能早點結束比較好。對於只是需要學位求職的人來說,碩士通常 4 個 quarter (1年3個月) 就可以拿到,也比較理想。

討論課與大量閱讀

上面提到的”修課不是什麼難題”指的是類似我們在台灣上的傳統課程(聽講、作業、考試),但是這裡有另外一種課程是類似討論課,也就是讓你課前讀 paper 寫摘要評論,課堂上發言討論的,對我這種習慣傳統 CS 課程的學生來說就會痛苦很多,一方面是讀寫說的速度都不如 native speaker,一方面是不習慣上課發言。像我這個 quarter 剛好修到兩門都是這種的,一個禮拜要讀 6-8 篇 paper,課前要繳交摘要評論,上課太安靜也會被點名發言。尤其如果你的 program 或 department 有些跨到社會科學領域,像我所在的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 / Informatics department,就一堆這種課,有的甚至是混合,不只要讀 paper 寫評論,程式作業也沒少的。我只能說我的修課壓力大部分來自這種課,不過經過第一個 quarter 的洗禮之後,我體認到這種課才是我,或說一個博士生需要的,因為這剛好可以增加我的知識廣度、訓練我的思考跟表達。當然對於碩士生來說就不一定需要。

研究發表

以博士生最主要的工作跟畢業門檻:發 paper 來說,雖然我還沒有資格多嘴,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台灣念絕對能發 top conference or journal paper,我在台大跟清大實驗室的同學跟學長們就是最好的實例,我自己之前在台大做的東西最近也上了不錯的 conference;找教職方面則不得而知,但台大電機與清大資工近年也聘了幾個土博助理教授。單純就發表來說在台灣念是沒有問題的。

經濟支持

最後還是要回到現實面,我覺得支持博士生自保生活無虞,應該是對於學校最基本的要求,這已經跟直接就業能賺到的錢比起來少很多了。我個人經驗是:在美國雖然拿的錢仍是低收入戶等級,一般博士生的 support package (e.g. 學費全免, 做 TA 或 RA 賺生活費) 至少能自保生活無虞;在台灣則很難說,跟你研究的領域是否熱門、老闆接計畫的能力、組織是否有錢 (例如中研院的博士學程) 高度相關,大好大壞都有,而我是偏壞的那邊。或許我也該感謝這個因素推了我一把。 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