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考的藝術: 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

這是一本可以讓我們了解並自省自己思考錯誤的書。當我們提及思考錯誤時,一般總認為是與直覺、情緒化、非理性相關(這又是一個思考錯誤),但令人驚訝的是並非如此,就算我們在冷靜與自以為理性的狀況下,一樣會犯錯,常見的例子有:服膺權威、盲從集體決策、錯誤的因果關聯等。追根究柢,是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,我們的思考是幫助繁衍,而非追求真理。試想在採集狩獵時代,有一個人突然看到他的同伴拔腿就跑,他會跟著跑,還是停在原地思考他的同伴為什麼跑?是不是看到了獅子?事實是我們幾乎是這些跟著跑的人的後代,停在原地想的人可能早已從基因庫消失了。因此,我們的思想其實會系統性的犯錯,且與智力無關。

這本書是將作者的報紙專欄集結成冊,每一篇文章都不長,因此很適合在通勤或等待時閱讀。此處略舉令我印象深刻的思考錯誤:

  • 總是高估自己(及專家)的預測能力,事實上我們的能力並沒有比隨機預測好多少
  • 依據存活者偏差進行錯誤的歸納
  • 後見之明地相信故事的存在,以及採取行動或不行動的效果,而忽略了結果發生的必然性及隨機性
  • 只要風險不為零,我們對於風險的高低或機率通常沒有直觀的感受,且會花太多成本去達到零風險
  • 選擇越多,反而越難選,越難做決定
  • 月暈效應及框架效應(對於一件事因陳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感覺)

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想到GRE考試的邏輯題:是否倒因為果?另有他因(有其他或更上層的原因,你認為的原因其實是結果)?有其他原因使結果不會發生?說白了就是批判性思考的練習。我也常想到人工智慧課堂上學到的:人類的大腦其實很會偷懶,我們常把觀察到的事物自行歸類,忽略細節;如果有兩個假設都滿足觀察到的現象,我們總是偏好比較簡單的那一個。日常的小事可以順應天性,但在做重要決定時,應該要好好確認是否有思考錯誤。